吳傑熙
府城延陵堂第六代主理人,為了傳承家業,放棄科技公司的千萬年薪,重新調整商品,斬斷伍中行過去的榮光,重新出發。揚棄曾經擭利最多的南北貨,改以人人可入手,卻又需要高度鑽研的茶葉、茶器為主,將伍中行從老舊鋪子轉型為精品茶食行。要把台灣最精緻的好物推向世界。
360度 「 在“伍中行”家族事業嶺展的過程中,您作為第六代傳承人,角色的轉換是怎麼樣的?」
吳 「 台灣“伍中行”的起源,始於1837 年清廷指任先祖吳日三先生赴台職事文林郎「職,並授賜堂號“府城延陵堂”。 1945年台灣光復後更名“台灣伍中行”, 同時決議分別交由全台各地分據點管理人接續共同經營。
我從小在伍中行長大,由爺爺帶大,經常跟著上下班,伴著茶香長大。至今有 40多年茶齡了,喝茶已成為思念親人的「種方式,長大後留學英倫,選擇了藝術專業;其後,沒有繼承家業,而是從事了電子科技。7年前,母親臨終遺願,我身為家族的嫡長孫,懇受庭訓,繼承祖業、發光祖業。公司轉型做茶和茶器,儼然存有思親晴懷與新創思維在其中。」
360度 「 最初,伍中行只是出售茶葉,您後來是出於怎樣的考慮而自產茶器?」
吳 「 我平時熱衷品茶,從小到大也深受多位茶農及製茶師長輩的殷切指導及交流;因此,獲得頂尖佳茗的機會也多。絕品好茶,遇上適合沖泡的茶具,不僅喚醒茶中本質與本性,而且在茶與人之間產生了互動。這不旦樂趣無窮,更使人在紛擾之中感受到安靜,進而發現周圍有很多朋友需要好的茶器,引起了許多迴響與共鳴,於是乾脆自己開始研發獨具靈性的茶器。」
360度 「 對於自己加工製作的陶瓷杯具,您會有哪些獨特的考量?」
吳「當代中國人不注重對杯具的選用,大部分杯具比較普通,但是我認為客人是尊貴的,要用最好的茶具招待。剛開始試圖找到景德鎮的工匠解決問題,可是燒解溫度不夠、耗水很大,于是回到台灣,找到陶瓷廠,採用科技的方法克服相關問題。此外,在市場銷售時要考慮商品化的問題,杯具不是收藏品,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買得到。」
360度 「 現在伍中行出品的陶瓷茶器,都是您自己設計的嗎?在您創作的手工白泥提樑壺當中,蘊含著怎樣的設計理念?」
吳 「 伍中行出品的陶瓷茶器全部都是我親力親為設計和研發的。它們汲取了古代茶具的利弊,結合自身經驗,最後量化生產。在古代,泥壺是民間比較常見的器物,但容易燒裂。於是我創作和調配了手工白泥提樑燒水壺,這種壺乾燒加水繼續燒煮也不爆不裂。在器具的使用上,設計應更添助益與便利性,安全性上更要達到完美。」
360度 「 是什麼緣由啟發了您,想到要做24K純亮金釉、24K純白金釉?這樣的釉料對茶本身有什麼影響?」
吳 「 當時法門寺出土「套唐代金器,受到啟發,那樣可以讓水質更好。純金製作的茶具,裝茶會有過燙的問題,市面上眾多使用的本金則含鉛量超標,對人體有影響,於是我們不惜重金,均選用德國高純度納米純金釉。
這種純金釉不僅人體使用安全,純金釉加上瓷胎所燒製茶具盛的茶、水、酒,口感與純金製的茶具,不僅相同,更解決了使用過燙的問題。純黃金和純白金是地表最穩定的金屬,大大提升了盛入的茶、水、酒的口感和醇度,更能使人品嘗到最深層的本質。」
360度 「 為什麼說24K金手工金鑲玉薄胎甜白杯是難度最高的作品?」
吳「因為它比24K純金釉還薄「些,24K金手工金鑲玉薄胎甜白杯重量在15到16克之間。模具做出來以後,採用手工修胚的方式製作,克服了很多的限制,嘗試多次才研發出來。」
360度 「 您有用煮咖啡的虹吸壺煮茶,覺得與慣常使用陶瓷茶器泡茶,有什麼不同?」
吳「茶文化歷史最輝煌的時代是唐朝,唐代採用煮茶的方式,既沒有很好的過瀘材料,也沒有虹吸的方式。而存有的老茶是切片茶,是細碎的。用傳統方式沖泡,容易帶出茶葉。現在從國外引入虹吸的方式,過濾茶葉,將茶湯萃取出來,能呈現飽滿的口感。」